网站首页
茶室
茶室
茶道
香道
茶与文化
灵山古树
产品展示

茶与文化

矮脚乌龙:一壶暗香待岩唱

文/月华如水 图/汪青

  从华亭到山阴的路途并不遥远.这份满载着情谊的茶品却一路跋涉得十分辛苦.从周一到周五,整整五天的”快递”行程,又—次给”矮脚”乌龙一个恰如其分的注解。我不忍在她连日的舟车劳顿后立即贸然见面,于是原封不动地将她轻轻放到了书案上。人与茶的结缘,正如人与人的缘分,需要恰当的时机和合适的心情互相认识。周末,早早收拾完毕家务杂事,就有了平时难得的悠闲与从容,茶缘到了。于是:净手,烧水,温壶,开茶。岩茶常喝,矮脚乌龙却是头一遭。茶品经由朋友亲自监制。亲自设计.暗红色的礼盒,让人不由想起武夷山的丹霞地貌,金黄色的茶袋里露出乌润的茶身,颜色对比十分醒目。礼盒上烫印着朋友的一首《咏茶》诗:

常慕丹山秀,
久思碧水幽。
但得岩茶醉,
泛若不系舟。

  侧面还印上了”玩家自赏,品者无忘”的字样,我不禁莞尔。这茶诗,这字句,与其说是冗文公案之余纵情山水的情怀寄放.不如说是多少带点中国文人自恋式的孤芳自赏。不过,能花费这样一份心思去监制、设计和包装,我更愿意看作是一位爱茶之人对自然丰赡的尊重表达。

  窗外艳阳高照,屋内茶香氤氲。炎炎夏日,我喜欢这种自然主义的喝茶方式:不开空调、免吹电扇.让岩茶沉郁幽远的干茶碳香和丰厚润滑的茶汤得以淋漓尽致地表现。说到岩茶,世人必提“岩韵”。比起绿茶的鲜爽.铁观音的高香,岩茶的”岩韵”{以乎很难说清道明。于是一些附庸风雅之人将 ”岩韵“神秘化和神圣化,我素来不喜这种故弄玄虚。奇秀武夷,碧水丹山,四季清凉,茶叶生长在砂石岩砾之上.森林野花之中,自然吸取了山野森然烂漫之气。所谓的岩韵,我想其实就是岩石所赋予的刚性和山花所给予的柔情.被茶叶萃取后自然而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。体现在茶汤上,就是茶水的厚重润滑,香气的清正幽远。

  我对茶具的选择向来随心,没有特别的讲究。但是泡岩茶,在一位敦厚大哥送我一把秦权及四只兰花瓷杯后,我就一直习惯用它们来搭配。淡雅的兰花、古朴的秦权和岩茶的沉郁气质是相得宜彰的。此外,我有我小小的私心:这把秦权无论是泥料还是做工都是我11把壶中最普通的一把,所以我用最爱喝的岩茶来养。送茶的朋友笑诘:“你用你最普通的壶泡我最得意的茶?”我回曰: “田忌赛马君知否?”田忌用上等马与对方的中等马比,焉能不胜?同此理.我用深厚的岩茶茶汤去养我最普通的壶:岩茶萃取了天地日月之精华,紫砂壶 取岩茶之精华。纵然是最普通之壶,却也如我一般,用心感受着茶与水的交融和由此而生的丰富变化:清冽、醇香、滑润,深厚、回甘,最后一切归于平淡……壶也将在这样的历练中终成正果——这把最普通的壶已由当初的黯黄渐渐泛起了红润的光泽。正如我们所历经的岁月, 当绚烂转为平淡,剩下的就是那些经久不衰的平常日子。

  这款矮脚乌龙是今年轻焙火的新品。相比起那些高焙火的乌龙,初入口的感觉并不强势,霸气也不明显。也许是身为女子的缘故,我泡乌龙,投茶量偏少,出水稍快,所以经我泡的岩茶,总是柔情有余,刚气不足.水偏软,体现不了岩茶的硬气,但却是我自己喜欢的口感。向来不喜发短消息的我.偶尔会在品茶的时候发几张喝茶的照片与朋友共享,这次也不例外。除了送茶的朋友.我又转发了另外两位.一位正忘情于漓江山水间:“哼I哪有我眼前的真山真水来的明丽!”一位正沉醉在梁朝伟的《赤壁》琴音里:“粱帅哥真的很靓啊厂我喜欢这样的对答,各抒己意又互相温暖.友情就在这样的对话和茶品分享中温情而连绵地传递。

  喝完这泡茶我并没有立刻倒弃,只是任其自然冷却在书案上。这也是我多年的喝茶习惯,茶事从不当场毕,每当我心满意足喝完最后一杯茶.我总喜欢续满水,盖好,再去做其他该做的事情,等什么时候口渴了,再来寻这壶满水之凉茶。而茶也似乎透着灵性一般,总在这最后一壶竭尽全力倾其所有,给我以丰厚的惊喜.从未让我失望过,岩茶尤甚。茶汤凉后.岩茶香味沉积凝结,一口饮之,岩韵立刻在喉头绵绵盘旋。这款开场并不张扬的矮脚乌龙,在这最后一壶凉茶里,同样让我领略了乌龙茶的后劲和霸气——整整一个晚上,我的味蕾只有一种感觉。我告诉朋友:这款茶很怪,出场不强势,后劲却很足。朋友笑道:这就是我的功力啊!

  回曰:我看见天上的牛在飞,原来是地下的你在吹!

  一场茶事就在这样的笑语盈盈中完毕,我的和诗也自然来了:

武夷茶芽茁,
分来结好盟。
茶杯轻握处,
觉有暗香生。


 

福州德璞贸易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